行业资讯
分享专栏文章,携手打造高质量产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易迪森分享】完整的测试交付流程
【易迪森分享】完整的测试交付流程
发布时间:2022-04-02 浏览数:0



一、需求分析:

一个需求从客户的需求变为测试所理解的需求一般需要经历四个阶段,即客户需求—产品需求(业务需求)—软件需求—测试需求。

客户需求即为原始需求,由于客户是不了解软件开发技术的,所以一般客户提出的需求不能直接用于开发,仅输出了市场需求文档,这时就需要产品经理对客户原始需求进行分析,产出产品需求文档。

当产品需求文档产出后,需要对需求文档进行评审,主要参与人员有产品经理、开发人员以及测试人员,在评审时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针对需求进行理解、提出质疑等。之后开发根据软件实现原理进一步将产品需求详细化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测试则再根据软件需求转化为测试需求。

测试人员在进行测试需求时,主要工作是了解熟悉业务,分析需求测试点:确认功能、场景分析、挖掘隐性需求和需求漏洞


图片

image



二、测试计划安排:


需求分析之后,则需要进行测试计划的安排,同时产出对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中一般包括了测试目的、参考文档、测试目标、测试范围、测试规范、测试策略、测试人员安排、测试风险等。同样的,在测试方案产出完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评审。


三、测试用例设计:


在输出了测试方案后,等待开发人员完成开发提测之前,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测试需求和原型图进行测试用例的编写,测试用例需包含:用例编号,测试项目,测试标题,重要级别,预置条件,测试输入,操作步骤,预期输出。


·等价类划分法:将测试范围划分为几个互不相交的等价类子集。

·边界值分析法:测试用例的输入值,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刚刚小于边界的值。

·错误推测法:根据测试经验去推测程序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判定表法:对于逻辑比较复杂的场景,通过穷举方法获得结果并进行优化,获得判断清晰的测试策略。

·正交实验法:利用正交表来对试验进行设计,通过少数的试验替代全面试验。


image


四、测试执行:


当开发人员已经完成了产品的开发并提交测试之后,测试人员就可以根据测试方案执行相应的测试。首先需要做的是测试环境的搭建,一般分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指的是测试必需的服务器,客户端,网络连接设备,以及打印机/扫描仪等辅助硬件设备构成的环境;软件环境指的是被测软件运行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其它应用软件构成的环境。

环境搭建完成后,测试人员需根据前期对于产品需求的了解,对产品先进行一轮冒烟测试。冒烟测试结束之后,可以依照测试用例的优先级开始执行测试用例,进行多轮功能测试,并依据需求进行性能测试。测试过程中出现的BUG需要在BUG管理工具上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修复,同时记录在文档内,对于已修复的BUG则进行回归测试。当产品内所有的一二级BUG都已解决并回归验证,不再出现新BUG时,测试便可停止了。


五、文档整理:


测试执行完成后,需要产出相应的测试报告以及bug清单报告,其中测试报告内需要包含测试记录、测试环境和设备、需求大纲、测试时间、测试人员、BUG数据分析、测试总结、已知和未知的风险;bug清单报告内需要分析统计bug迭代生命周期、bug迭代修复情况折线图、未关闭bug按严重等级或状态统计扇形图。同理,这两个报告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评审。

同时,在所有的文档整理完毕后,还需要另外输出一份checklist,内容包含有:测试过程中涉及的模块、任务、负责人、完成时间、完成进度以及相应的附件。


六、测试交付:


当所有的测试相关工作都已完成之后,就需要将产品整个研发生命周期中产出的文档进行交付。测试人员可交付的成果有:测试策略文档、测试计划文档、测试成本估算报告、测试用例和测试脚本、测试数据、缺陷报告、测试执行结果、测试总结报告等。


七、项目复盘:


一个项目交付完之后,一般都会进行复盘会议,针对本次项目盘点出现的情况以及分析不足与改进的方法主要分四个步骤: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复盘的目的不在于开展批判大会,而是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下一次项目规避更多已知的风险。

image


信息来源:易迪森技术部 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