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出现,数据的真实性正遭到空前挑战,近期“AI换脸”新型诈骗频发,利用人工智能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冲上热搜引发全网关注。
“好友”突然打来视频电话,10分钟被骗走430万。据平安包头官微消息,近日,包头市公安局电信网络犯罪侦查局发布一起使用智能AI技术进行电信诈骗的案件,福州一科技公司老板10分钟被骗走430万元。这起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骗子同时使用了“AI换脸”、“AI换声”、拦截微信号等多重技术,让郭先生对于骗子真假难辨。
除了用AI换脸诈骗,还有人用它制作他人不雅视频、冒充明星带货等,在支付场景日益丰富的今天,人类的面部、声音、指纹、虹膜等生物信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隐私泄露等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多。
在音乐圈AI孙燕姿、AI周杰伦等火爆出圈,从流行到民谣,轻松驾驭各类曲风,且每天都有数十首“新作”面世。由于“AI歌手”与真人演唱的音色并无二致,一些忠实粉丝感慨,已经很难分清到底是歌手本人还是AI。
其实从这些热搜话题中,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发展中潜在风险和挑战,AI可以为生活带来便利,也可被用来牟利作恶。需要以更谨慎的态度,对AI技术的应用进行清晰的监管和严格的规范,以确保AI技术的安全和可靠性。
除了技术方面带来的风险,我们也不得不意识到AI给众多从业人员同样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去年的AI绘画给原画师带来的冲击,到Office全家桶引入GPT-4给文案工作者造成的失业危机,以及AI取代歌手唱歌收获百万流量,到现在直播间遍布AI数字人主播,所以AI不仅会偷走你的脸还有可能偷走你的工作!在AI浪潮的冲击下,哪些行业岗位最有可能受到影响而被取代?
1、制造业:随着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在制造业的普及,AI可以通过机器人和自动化标准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相比较流水线工人,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错误。
2、金融业:AI可以学习处理金融市场的大量数据和分析、处理财务数据,提供更多建议与评估。
3、医疗保健:AI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大量的患者数据,并给医生和护士提供更为准确的医学诊断与处理方案。
4、法律服务:AI可以分析大量的法律文件和案卷,帮助律师进行研究和分析。
5、运输业:AI可以控制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可以更加安全和快速地完成运输任务。
6、零售业:日常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无人零售店,AI可以实现商品识别、全域追踪、人货匹配,将很大程度上取代收银员的岗位。
7、IT行业:软件和网络开发人员、计算机程序员等技术工作相对适合人工智能的算法,AI擅长生成模板式的程序和本质上可重复的代码,还可以自动根据代码编写代码文档和注释。这意味着只需更少的员工就能完成工作,“之前需要一个软件开发团队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可能只需要其中一部分人就能实现。”当然在软件测试领域,具备着AI无法超越和取代的特质,关于AI在软件测试领域的具体应用和不可取代性我们下篇细说。
AI的发展确实对某些职业带来了冲击,对于一些简单的、高重复的、规范化的工作很有可能被AI取代,但是它无法完全取代人类的复杂判断和决策能力,以及人类独特的情感和创造性思维。总的来说,AI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帮助人类更好地完成工作,因此,AI不会完全取代人类,而是与人类共同发展和进步。